要不是明末朝廷太拉,早失民心,指不定就能以点带面,形成燎原之势。
不过即便如此,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种什么体会?那时候的八旗铁骑想必深有体会。
更何况这里还有江宁,前朝的开国之都。
所以江南是什么地界儿?
是万岁爷钱袋子,更是万岁爷永远都不会放心、要死死把控的危险地儿。
不是绝对心腹又怎么可能被派到那里?
曹寅是干什么的?
除了明面上担任江宁织造的差事,曹寅更重要的差事是秘密为万岁爷收集情报、刺探舆情的秘密使命。
万岁爷首创的密折制度,为曹家发挥特殊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曹寅的密折不经任何中间环节,就能直接送达御前。
而这些密折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大到督抚大员的贪腐劣迹,小到民间艺人的讽喻歌谣,无所不包。
“尔乃朕之肱骨,江南诸事,朕唯尔是赖。”
正是因为曹寅密报了江南士子对朝廷的不满言论,万岁爷才据此调整了科举政策。
通过南巡与曹家的密切互动,万岁爷实则是在巩固对江南地区的控制。
江南可不是他们这些皇子胆敢染指的,至少明面儿上是这样。
也就太子独得万岁爷偏宠,一边收着江南的孝敬,一边还能借着去江南筹募善款、增加存在感,继而拉拢民心、树立威望。
而现在,万岁爷竟然许他前往江南筹募善款。
难道这是万岁爷对他建言献策的奖励?
是的,肯定是这样的。
刚才万岁爷说什么来着?
万岁爷说他担得起。
担得起什么?
担得起太子相同的待遇!
这些念头其实在八爷脑中就是一闪而过,他强忍下内心的狂喜,对着万岁爷忙不迭躬身领命:“是,儿臣定不负皇阿玛所托!”
父子两人再要就救灾的事宜继续谈下去的时候,却瞧着门帘被从外面打开,然后就瞧着小瑞子一脸匆匆走了进来。
“启禀万岁爷,太子殿下遣人日夜兼程回来面圣,人已经到了,说有要事需即刻面圣,这时候人正在外面候着。”
要事?
什么要事?
不就是去曲阜祭孔吗?
待祭孔大典结束之后,在接见接见前往曲阜参加祭孔大典的各地名流仕宦代表,太子也就能启程返回了。
就这么点儿流程,还能能有什么要事?
万岁爷正在跟八爷议事,还是事关灾情的大事,不是特别要紧的事儿,小瑞子自然是不敢贸然进来搅扰的,肯定要等到八爷出来,再进去向万岁爷禀报,但是小瑞子却还是中途进来了。
可见,曲阜那边还是真的出了事儿。
如今太子真是愈发不中用了,平白只会添乱。
再说了,不是还特地派了十三去帮衬他吗?
万岁爷不由微微蹙眉,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顿了顿,到底还是抬了抬手,示意请人进来。
小瑞子忙不迭躬身退下,八爷也忙不迭站到一旁,然后很快,就瞧着侍卫风尘仆仆走了进来,一张口就让万岁爷心中一声“咯噔”,然后手中的茶杯“啪”的一声摔在地上。
“启禀万岁爷,曲阜出了大乱子,太子殿下他……他冲动之下杀了徐大人!”
……
四爷到的时候,大爷已经先一步到了,这会子正在偏殿候着。
四爷被小瑞子引着进了偏殿,就瞧着大爷正在喝茶,四爷忙不迭上前行礼:“大哥吉祥!”
“老四,你也回来了?”大爷放下手中的茶杯,冲四爷招了招手,“青州府灾情如何?”
四爷这回巡视的是青州府,大爷巡视的则是临清府跟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