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帝心难测,风向变换(1 / 3)

此刻,殿内的气氛仿佛凝固了一般。六部尚书们皆是面色微变,谁也没料到,崔彦竟有这般胆魄。

他不过是以三品御史的身份,竟敢与冯阁老正面抗衡。

这般锋芒毕露,简直是闻所未闻。

众人心中转得飞快,转瞬便想通了其中关节。毕竟那位温尚宫,可是崔御史嫡亲的外甥女。有这层骨肉相连的情分在,他此刻拼着冒犯阁老的风险据理力争,倒也说得过去。

更何况,若温尚宫真能执掌那官养济院,无形中都是对崔家势力的加持。

于公于私,于情于理,崔彦都没有退让的道理。

冯阁老深吸一口气,胸口的起伏渐渐平复,只余眼底一片沉静,声音不高不低,却带着穿透人心的沉稳:

“崔御史言重了,本官侍奉陛下三十余载,若说质疑君上,满朝文武谁也轮不到我的头上。”他目光扫过崔彦,不似方才的针锋相对,反倒添了几分长辈对晚辈的宽容。

“陛下,臣记得,当年您便说过,天下事,当论是非,不论亲疏。当循法度,不循私情。如今崔御史句句不离陛下圣断,却忘了圣断亦需合乎纲纪。

温尚宫参朝是陛下恩准,可将一处衙门掌于女子之手,历朝典章从未有过先例。臣直言进谏,不是质疑陛下,是怕后世骂臣等辅政不力,让陛下落个不好的名声啊。

话锋轻轻一转,他看向崔彦的目光添了丝不易察觉的锐利,却依旧裹在温和的语气里:“只是崔御史今日这般急赤白脸,倒让老臣想到崔御史曾和温尚宫在朝堂上一唱一和的场景,崔御史护女心切,只是这朝堂不是崔家内院,陛下的江山,更容不得谁借着圣意的由头,行营私之实啊。”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摆足了老臣的体面,又暗指崔彦借君上之名谋私利,连带着点出对方“护短”的私心,偏句句都站在“法度”“君名”的大义上,倒显得崔彦方才的锋芒,反倒落了下乘。

果然,冯阁老能在朝堂经营数十载,稳稳坐住阁老之位,引得满朝文武俯首,又岂是易与之辈?

从前,他不过是不屑于亲自下场,与崔彦和温以缇这等后辈唇枪舌剑。毕竟身份摆在那里,犯不着为些琐事自降身段。

可今日不同,崔彦想将罪名往他头上扣,空口白牙便要定他的罪,这等伎俩,他岂能容得?

只见冯阁老眼皮微抬,先前那点被激起的波澜早已敛去,眼底只剩深潭般的平静。

彭阁老眉头微蹙,色渐渐凝重起来。

崔家小子还是太急了些,方才那番话分明没来得及细细斟酌,被冯阁老抓了个正着,显然是中了对方的圈套,平白落了下风。

刹那间,殿内数十道目光齐刷刷转向龙椅。

正熙帝端坐其上,众人都以为陛下还会像之前那般偏袒温尚宫与崔御史,可此刻他眉宇间的神色却变了。那双深邃的眼眸里,先前的几分纵容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意味深长的神色。

显然是听进了方才众人的议论,也认同了冯阁老的考量。

“崔御史的心意,朕懂。”正熙帝开口时,声音里听不出太多情绪,“护亲眷,重情义,原是人之常情。”

此言一出,崔彦脸上飞快掠过一丝错愕与凝重,显然是发现了什么。

彭阁老也喉间轻轻溢出一声叹息,眼底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不过瞬息之间,他已将前前后后的关节想透了。

陛下今日突然将养济院的章程摆出来议,此前无论朝堂之上如何争论,都半分风声未露,这举动本身就透着蹊跷。

陛下…分明是不想再偏护那丫头了、才故意借朝堂之争来敲打一二。

彭阁老抬眼望向龙椅,心中了然。

九五至尊的权柄岂容旁人觊觎?普天之下,所有的恩宠与权力皆出自帝王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