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9章 医者聚集坤宁宫,《应急活法》(2 / 4)

一条路来并不容易。

后来还是周小勇先在外头细细查访,又借着在翰林院当值的便利在读书人多方打听,才总算摸清了门路。

如今市面上的话本虽品类繁杂,专门写给孩童看的却寥寥无几,除了些枯燥的启蒙读物,几乎找不到真正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有趣册子。

正是这番调查,再加上周小勇心中早有的那番盘算,两相结合之下,他们才渐渐生出了底气,觉得《知味小语》或许真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

所以,温以缇信周小勇,那个在三教九流里摸爬滚打过的进士,最懂如何让一件事物悄然走红,那些藏在市井里的门道,可比朝堂上的规矩活络多了。

她知道,周小勇那边正憋着一股劲,而《知味小语》的热度,不过是时机未到罢了。

当然,他们最终的目的是想让《知味小语》广为流传,而非只在京城掀起一阵风潮。

但毕竟京城的热度是基石,这年头,无论什么新鲜事物,只要沾了“京城出来的”的边,传到外地方总能引来几分格外的追捧。

这事温以缇就打算就交给苏青处理了,江南文风鼎盛,她本就是那边出身的商户,门路熟络,由她去操持再合适不过。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至于其他地域,温以缇便托付给了温老爷。温家如今是吏部侍郎府邸,多年积攒的人脉遍布各地,温老爷拍着胸脯应下,只说定会办妥。

有了这两头的妥帖安排,温以缇心中再无挂碍,伏案着书时,满是干劲。

温以缇直到日头爬过窗棂,晒得案上纸张微微发烫,才终于放下笔。

窗外蝉鸣聒噪,衬得坤宁宫那边愈发静穆,始终没有消息传来。

温以缇指尖摩挲着眼前的《应急活法》的手稿,纸页上密密麻麻的字迹浸着连日来的心血,终于漾开一抹释然的笑。

为了这本医书,她几乎踏破了司药司和太医院的门槛,

甚至两边都能察觉她要做什么。司药司那边还好,先前受过她恩惠的尤大人,如今已擢升为正七品典药,在司药司里也算有了一席之地。

那尤大人,当年因七公主之事遭了贬谪到底,一度沉浮不定,如今竟再次一步步爬了回来,重新站稳了脚跟,果然背后有人,行事顺遂啊。

加之温以缇尚宫的身份摆在那里,司药司的人见了她,脸上总带着几分客气,回话也多了几分周全。

但太医院的太医们却早已面露冷淡,眼神里的疏离几乎毫不掩饰。

可温以缇浑不在意,她要的从不是旁人的热络,只是那些实打实的救治案例与古法验方。

毕竟,这是她呈上去的法子,被太医院拿去邀功时,谁又曾记起过她这个无名之辈?

正思忖着,温以缇目光扫过手稿,忽然眉头微蹙。

这本《应急活法》还差最后一处关键,这疏漏若不补上,全书便失了几分周全。

温以缇轻轻叩了叩桌面,看来,还得再去一趟太医院和司药司才行。

徐嬷嬷端着食盒进来时,青瓷碗碟碰撞出轻响,她将饭菜在桌上摆开,眉宇间带着几分忧色:“大人,歇会儿用些午食吧,一上午没停手,仔细累坏了身子。”

温以缇颔首应着,移步到桌前,拿起筷子却没立刻动,又问:“坤宁宫那边有新消息吗?”

赵皇后的病,原是积年累月的,像老树盘根般缠在骨血里。若真有根治的法子,这些年太医们早已施了手段,何至于拖到今日?

先前正熙帝寻来的那位神医,也不过是妙手回春,勉强为她续了几年阳寿罢了。

但温以缇心里却仍存着一丝祈盼,盼着赵皇后能再多撑些时日,至少,能让他们多安稳些。

徐嬷嬷摇了摇头,声音压得低了些:“坤宁宫门外已加了重兵看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