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李干事可是升华集团的老面孔了,军方的采购案十有八九都是他来对接,熟得不能再熟。
李干事笑了笑,摆出一副轻松模样:“说实话,你们这款运输机,真挑不出大毛病。
性能上已经跟国际顶尖标准接轨了,我们挑不出什么硬伤。”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但咱们也别绕弯子——价格这块,能不能再松动松动?越先进的装备,你们报价就越高,咱们军费不是大风刮来的。”
这话一出口,屋里的气氛立马就变了。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军方采购,哪次不是斤斤计较?他们的目标很清楚:用最少的钱,把最先进的家伙全搬回家。
便宜一毛,就能多买一架;贵一块,可能就得砍掉一单。
薛经理轻轻一笑:“李干事,咱们都明白人,就不扯虚的了。
东西好,自然不便宜。
单架五亿软妹币,听起来不少,但你比一比,老鹰、冰熊那帮人卖的同级别运输机,哪个不是天价?咱们这价格,已经够意思了。”
他语气平和,却字字有分量。
实话实说,搁在老鹰那边,类似机型少说得一个亿米金起步,甚至两亿都打不住。
那帮军火商可是出了名的黑,开价从来不怕高。
“再降一点行不行?”李干事脸一苦,瞬间换上一副无奈相,“你也知道,今年军费紧,预算卡得死,能不能再让一让?”
这套说辞薛经理听得耳朵都快起茧了。
每次见面必演“哭穷”戏码,雷打不动。
但他也不恼,直接回敬:“李干事,您体谅体谅我们吧。
咱们升华也不是铁打的金山,光海军那边,就还欠着我们两百多亿米金的舰艇款没结清,账上快冒烟了。”
他嘴上说的是飞机公司,心里想的却是整个集团的盘子。
反正都是自家兄弟单位,借点账出来叫叫苦,也不算骗人。
李干事一听这话,脸立马拉得比长枪还长,心里直嘀咕:海军这是买多了吧?怎么连累我们谈个飞机都要被扯旧账?
眼看哭穷战术失效,他立刻换招:“这样,二十架起订,现成的大单,你们总得给点优惠吧?这可是实打实的订单,不是画饼。”
二十架?薛经理眼神一动,不再兜圈子:“既然是大单,咱们也实在点。
每架降两千万,一口价。
再多,公司也扛不住,总不能让我们白送吧?”
“成!”李干事立马拍板,“就按你说的来。”
紧接着他又问:“对了,产能怎么样?别订单签了,三年五年交不出来,我们可等不起。”
“这个您放心。”薛经理胸有成竹,“三年内准保交齐。
最近集团在佘总的新布局下,把不少订单分包出去了,像成飞、沈飞、西飞这些兄弟单位都在接手,我们这边压力小了,专注做鲲鹏运。”
他没细说背后那层意思——佘遵这盘棋下得大,一方面是减负,另一方面也是拉一把同行。
这些年升华风头太劲,搞得其他军工兄弟日子难熬,现在轮到他们喘口气了。
“行,那就没别的了。”李干事点点头,抬手点了点桌上的合同,“直接签吧。”
薛经理伸手一请,双方落笔,白纸黑字,一锤定音。
李干事一行人签完字,收拾东西就走,效率利落。
薛经理攥着合同,转身直奔佘遵办公室。
“佘总,军方订单签了,鲲鹏运二十架,这是合同,您过目。”
他说着把文件轻轻放桌上。
佘遵头也没抬,手底下还在处理文件:“放那儿就行,我一会儿看。”
“好,佘总。”薛经理应了一声,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