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吧,有事说事。”佘遵边说边先进了办公室。
潘正成跟进去,站定后开口:“佘总,巴铁那边又来了请求,希望我们派技术团队,帮他们升级军事系统,还提了要建一套完整的军工体系。
另外,南猴子国也来谈,想买新式战机,顺便要技术转让。”
“又是巴铁?他们到底有完没完?”佘遵眉头一皱,语气烦躁,“咱们给他们的技术支持还少吗?
事事都帮,难道还得手把手教他们呼吸?再说了,南猴子国那边——战机可以卖,技术免谈!
当初他们干的那些破事,南海那笔账还没算完呢,还想拿技术?做梦!”
他越听越来气。
说真的,论待遇,海外客户里没谁比巴铁更受优待了,能给的技术咱们一样没留,全都掏出去了。
可他们倒好,今天要这个,明天又要那个,没完没了。
就不能自己琢磨点东西?真搞不定,花钱买现成的不行吗?
非要自己上手又搞不明白,最后还赖别人不配合。
简直让人头疼。
“除了这两件事,还有别的事吗?”
“还有就是D国又提了一次,想跟咱们合作搞那个以太元素方舟反应堆发电站的事。
这都第几回了,他们一直没松口,问咱们能不能考虑一下。”
“国家那边有啥说法?”
佘遵一听这项目名字,眉头立马皱了起来,直接问起了上头的态度。
这种玩意儿哪是随便能往外拿的?说它是顶级战略资产都不为过,动一动都得层层审批。
“上面的意思是,你们自己拿主意,他们不干预。”
潘正成把话带到了,语气平平,可意思明摆着——你们说了算,但出了事也别指望我们兜底。
甩锅!
佘遵心里冷笑,这就是典型的甩锅话术。
嘴上让你做主,实际上等于打了个预防针:别乱来,不然谁都救不了你。
“那就原话回他们:升华集团一切以国家为准。
国家点头,我们才敢动;国家不批,咱们啥都不谈。”
锅谁不会甩?他反手就把这难题踢回去了。
这种事,还是让上面拍板最稳妥。
我们只管听命令,上头说往东,咱们绝不往西。
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一天,试验场的跑道上静静停着一架巨型运输机。
外形有点像老鹰家的C-5,但通体刷成了纯白,远远看去,像一块雕琢完毕的玉石,安静又霸气。
“佘总,这是我们最新研制的‘鲲鹏运’战略运输机。”薛经理站在旁边,声音里压不住兴奋,“四台鲲鹏-2发动机,单台推力1040千牛,最大起飞重量435吨,最大载重160吨,航程能达到1万4千公里。”
他顿了顿,继续说:“机载系统全是我们公司目前最顶尖的配置,集成智能操控平台,自动驾驶、自动导航这些基础功能全都有。
特别加装了应急用的反重力装置,能在紧急情况下辅助自动降落,最长可持续运行两个半小时。”
说到这儿,薛经理眼里闪着光,明显是等这一刻很久了。
要知道,160吨的载重,在全球现役运输机里也就比那个传说中的安-225差一点。
而他们这机型,兼顾了性能和实用性,太大反而不划算,这尺寸刚刚好。
“这玩意儿落地的时候,对跑道要求高不高?”佘遵没急着夸,反而皱眉问了一句,“我可不希望咱们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原型机,成了只能在高级机场待着的‘少爷机’。”
打仗的时候哪有那么多平整水泥地?真正的军用运输机,得能在野地里起降,土路、砂石地都得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