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娶老婆就要一次娶六个!(2 / 8)

往后推算。

看了眼赵勉,方世玉道:“户部有困难吗?朝廷验收,虽然无比严格,但也不能用不合格来拒绝付款。”

“哪怕所有的都不合格,朝廷也要做好全部合格,全部给付的准备。”

方世玉答应了商人,只要合格,就不会出现肮脏事,他既然答应了,自然就不能自己食言。

更何况,商人在他手里,还有更大的用处,一座泰安府就把商人吃的骨头都不剩,那不是杀鸡取卵吗?

赵勉起身之际,严震直回坐。

“按照财政预算,洪武二十六年,辽东,西北,江南,播种三种新式农作物,若是亩产皆能达到十石至二十石,朝廷的税收会有巨大的增长。”

“洪武二十五年,一共分出去田亩七万万有余,各地算的上风调雨顺,除了黄河一带,没有自然灾害。”

“如此持续下去,洪武二十六年,应当能结余税收物资在一千万两左右。随着卫所的裁撤,新军招募。”

“各地返还的军屯田,还会上涨,按照计数,皇庄田亩应当能达到八万万又三千万亩农耕田。”

“朝廷每年的军费开支都在上涨,如果碰到天灾,只怕朝廷又要变得困难起来。”

赵勉说的中肯,大明朝的弊端还是很多,对商人的无情杀戮,乡绅阶层,土绅阶层的掠夺。

“又是削减军费吗?这件事还是不要说了,我做不了主也不能拿着削减军费的奏疏去给陛下看。”

方世玉直接推了个干干净净,毕竟他没有把自己的手伸到兵权上,军费的开支,军饷的制定,都是老朱头一手操办,想要修改?当然是要老朱头决定。

而方世玉也不想削减军费开支,现在就应该大力练兵,等老朱头宾天了,军政大权在手,朝廷恢复的差不多了,也是时候,向天下人展露一下大明的锋芒了。

赵勉叹息一声,他是一直致力于削减军费开支的力推者,实乃是流水兵都比九品父母官的俸禄高。

一个小旗,俸禄是八品官员的三倍有余,总旗更是可以堪比三品官员的俸禄。副把总的俸禄,甚至超过了当朝二品大员。

在文官眼中,一群臭丘八,凭什么可以领着这么高的俸禄?

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军改虽然是一步步执行,并没有伤及到他的基本盘,甚至军队的素质,实力,也飞速上升。

底层将官多是选那些严于律己,恪守军法,无过错,且头脑灵活的人提拔上来。

新式火器的逐渐普及,大明在漠南草原和鞑靼的几次摩擦,都是以极小的伤亡,在野外追着鞑靼骑兵跑。

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随着待遇的提高也跟着水涨船高,总旗,副总兵,总兵,都属于流官制,从某个地方提拔出来,放到其他部队历练。

而历练几年结束,能升职加薪的,继续流调,不能升职加薪的,有劣迹的,废除军籍,视作逃兵,给予重大责罚,还要限制他三代的子孙考取功名。

这一条条,一框框,朱元璋本就对军队异常敏感,自然做的滴水不漏。

方世玉看了眼众人,开口道:“军队的事情,暂且押后,李师,派去西安,太原,北平的传旨官,回来怎么说的?”

军队的事情,当然不能动,而且还要更大的提高军人的地位,给他们更高的荣耀,毕竟在华夏可是有句民谣: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逆转这种思维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军人的待遇,机会,变得更多,更高。

方世玉话音刚落,李原名起身道:“殿下,秦王,晋王燕王,都领了圣旨,举家迁徙。”

“只是秦王似乎有些不满,不过也并没有拒绝陛下的旨意,倒是燕王,非常爽快的就过来了。”

“朱老四没有说,高炽那小子怎么还没回家?”方世玉迟疑道,当初朱高炽给他了一封信,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