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一章 骂名(2 / 3)

相应的是,紧随其后的总镇府总谘议方光琛,也抱拳躬身对着杨振见礼,而后朗声说道:

“辽阳之战,威震海内,都督大名,已经天下传颂。卑职恭贺都督!”

倒是跟在他们二人身后,边走边四处打量的张得贵,并没有跟杨振怎么客气,只是对着来迎的杨振抱拳说道:

“眼下局面,来之不易,都督辛苦!”

面对眼前三人的恭贺与问候,杨振脸上满是笑容,心中感慨万千,一边与他们见礼,一边回身领着他们,穿过不久前被烧成废墟后最近刚刚清理干净的二堂,直接进了内院。

内院倒是完整的,上房和东西厢房俱在。

杨振在辽阳也没有女眷侍妾之类的,所以简单见过面后,直接将风尘仆仆的张得贵他们三人,安排到了内院东西厢房歇脚。

等几人稍事休整过后,杨振叫人在内院正堂安排了一桌酒席,为他们接风洗尘,同时遣散了众侍从护卫,只留下了行营内务管事麻克清伺候酒局。

张得贵一行人还没到盖州的时候,杨振这边就已接到了许天宠派人从复州城送来的报告,今天上午的时候,又接到了吕品奇从海城派人送来的报告。

继续阅读

所以杨振在两天前就知道他们要来辽阳。

虽然尚不清楚他们为何这么郑重其事一起前来,但是也大概知道肯定不是小事,大概率与金海镇的大局有关,否则他们三个人也没机会凑到一起。

毕竟这个三人在金海镇的大后方,都属于各管一摊的重要人物,尤其方光琛,还是从关内战场赶来,他们原本每个人手头上负责的事情都很重要,现在一起赶来辽阳,自是非同寻常。

“说说吧,到底是什么事情,竟然劳动你们三位一起前来辽阳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接风洗尘的事情告一段落,杨振放下酒杯,对三人说道。

张得贵三人看了看彼此,最后还是由方光琛当先说道:

“都督是知道卑职的,卑职自幼不喜四书五经,却独爱阴阳五行与史家之言,近来有感于关内纷乱不休、民不聊生,尤喜读太史公书,对于秦亡与汉兴之际种种故事,颇多体悟,今有所欲言,敢请都督听之。”

“秦亡与汉兴之际故事?”

“正是。”

杨振当然知道方光琛必然有话要说,但却没有想到他要从秦亡与汉兴之际说起,随后左右看看,见张得贵、沈志祥二人神色颇为凝重,当下摇头苦笑,回答他道:

“一切由你,你是我的总谘议,既有所欲言,自可畅所欲言。”

“谢都督。”

方光琛闻言,冲杨振抱拳,微微躬身,然后说道:

“秦朝末年,苛政猛于虎,民不聊生,遂致天下大乱,异姓并起,四方豪杰,前仆后继,短短数年,昔日强秦,终告灭亡。其后汉王招降纳叛,剪灭群雄,代之而起,有天下四百余年。

“此即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而高材疾足者先得之者也。当其时也,天下群雄争逐,唯汉王先入关中,据咸阳,上应天命,遂有天下。所谓秦失其政,天命在汉,其实不过如此。

“现而今,有天下者,已失其政,上则纲纪废弛,下则民不聊生,天灾人祸不断,流贼蜂拥而起,此情此景一如秦亡与汉兴之际‘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都督难道没有觉察到吗?”

方光琛说完这些话,目光炯炯的看着杨振。

而杨振闻言,与他对视片刻,最后深呼吸了一口气,转头去看沈志祥和张得贵。

沈志祥与方光琛一样,也是目光炯炯的盯着杨振。

显然,对于方光琛所说的这些话,他事先知情,并赞成对方的说法。

倒是张得贵,始终面无表情、神态平静,但是并不与杨振对视,只是低着头把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