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关内那位在打下湖广承天府后已经正式称王、天下瞩目的流贼大统领李自成,方光琛并没有真正放在眼里。
尽管去年以来,中州战场和湖广军前,就多有流言,说什么“十八小子坐中原”“十八孩儿主神器”等等,传得到处都是。
包括徐州城内都有一些人在私下议论这个童谣或者流言谶语。
其中所谓的“十八小子”“十八孩儿”,说的都是一个李字,在当前形势下具体指的是谁,不用说也知道。
但方光琛对此已完全免疫了。
自从听说李自成本人在崇祯十四年冬天攻打开封城的战斗中,被开封守将陈永福射瞎了一只眼后,方光琛就再也没有考虑过此人会不会有可能是三百年必有王者兴的新兴“王者”了。
毕竟,上应天命之人,怎么可能会是一个被人轻易射瞎一只眼的独眼龙呢?
自古以来也没有出过一只眼的真龙天子。
所以面对渐成气候的李自成,方光琛想得更多的是将来什么时候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去招降他,劝说他归附杨振,最后既不失封侯之赏,同时也有机会落个善终。
而若其最终不肯归附,那么在方光琛看来,对上杨振,李自成也好,张献忠、罗汝才等人也罢,总归免不了败亡的命运。
方光琛一直对杨振有信心,现在听闻杨振率军收复了辽阳城后,他的信心就更足了。
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八日中午,方光琛一行浩浩荡荡地抵达了莱州府,当晚听说了登州传来的消息后,第二天上午与吴朝佐等人办了移民队伍的交接,同时将自己带来的人马也暂留在莱州府等候粮草调拨,而他自己只带了一队随从,快马赶往登州府,并于当日傍晚时分抵达登州。
方光琛一行人赶来登州,当然不是为了到城门口亲眼看看高悬上面的孔氏父子首级就完事的,这一路上他想了更多。
抵达登州的次日上午,他与登州“仓场分理处”的相关人等碰头,匆匆定下了粮食调拨的大体数量、手续与时间之后,当天中午就在登州水城码头登上了一艘开往旅顺口的海船。
次日清晨寅时左右,方光琛一行人顺利抵达双岛湾。
而此时,经过沈志祥几天的劝说,同时也经过几天的权衡,张得贵总算拿定了主意,答应跟沈志祥一起,亲自去一趟辽阳城面见杨振。
只是恰逢沈永忠带着正月里远航瀛洲、平户等以及倭国沿海的船队返航,带回了许多东西,有的需要报备,有的需要交收、登记、入库并整理报告,张得贵不放心,所以耽搁了几天时间。
等到方光琛一来,与张得贵以及襄平伯沈志祥一见面,三人迅速达成了一致,当日即传令安排刚刚返航不久、亟待休整的沈永忠,带船队留守旅顺口,而他们三人在向金海伯夫人禀明事由之后,于次日一早秘密离开旅顺口,骑乘快马快速往北方而去。
一路行经金州、复州、熊岳、盖州、耀州以及新改名的海城,一行人于崇祯十六年四月初四日中午终于抵达辽阳城。
此时的辽阳城已经基本恢复了战前高达巍峨的样貌,大西门、大南门外被炸塌的城墙已经修补完工。
甚至西城墙和东城墙上斑驳的弹坑,也在杨文魁和他麾下牢城营的严厉监工之下,由在牢城营里的苦役犯们修补一新了。
只是刚刚整修的城墙和受损部分有点太新了,以至于张得贵、方光琛、沈志祥他们一行人在抵达辽阳城下的时候,仍能清晰地看见半个月前那场大战留下的显着痕迹。
“恭贺都督收复辽阳、海城,取得北伐之全胜,已是指日可待!”
一行人在设在城内的征东将军行营前院,见到了闻讯后正打算出迎的杨振,身份最高的襄平伯沈志祥,当先与杨振见礼,同时对杨振取得的成功表示了恭贺。
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