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摇钱树(2 / 3)

国潮1980 镶黄旗 214 字 2021-05-30

话。

人人都是凭自觉性来干日常工作,只顾自己的一摊儿。

上班不但随意说笑聊天,甚至还有厨师叼着烟在工作。

根本就没人把厨师长和来“检查工作”的宁卫民和乔万林当回事。

要是平常啊,乔万林多半会耷拉脸,觉得这厨师长忒没用了。

怎么让底下人闹腾得这么不像话啊,连应付检查也不做做表面文章啊。

可这天因为带有特殊目的,这种不堪的情况,反倒成了好事儿。

厨师长管不了人自然是理亏啊,那怕上级怪罪,也就只会卖力来巴结了。

这种情况下,宁卫民借口说家里中蒸馒头想要点老面肥。

他就提了那么一嘴,结果就真把“面肥”给弄到手了。

那厨师长进了白案的厨房,没一分钟就出来了,满面带笑的递给宁卫民一个大个牛皮纸包。

宁卫民打开一看,嚯!可真够鲁的!这一菜刀剁下来至少有半斤啊。

不错不错,纸里那酸味儿叫一个冲。

给他乐得呀,当时就给厨师长敬烟点火,称谢不已。

就这样,宁卫民不但如愿愚蠢的怀揣老面离开了。

而且厨师长还送了他和乔万林一人一大饭盒的葱烧海参。以及每人一大包炸鹌鹑腿,一大包干炸丸子。

瞧瞧,拐了人家的“孩子”,家长还傻了吧唧的给送吃送喝呢,什么世道!

不用问,宁卫民回去第一件事,就是他先自己拿这玩意发面,蒸上两锅馒头试巴试巴。

那效果到底怎么样啊?

嘿,别说,用这样的“面肥”发起的面团就是和普通的不一样。

那不但发得大,而且时间短,还能非常有效保存面食的营养。

以至于蒸出来的面点,纯粹的麦香味儿都有点近似于奶香了。

宁卫民这才知道,为什么不少人,都怀疑过“丰泽园”的面点里加了鲜奶或是奶粉,真正的原因就在这儿呢。

而且还别看他没有经验,这天是他动手第一次蒸馒头。

连怎么放碱,都得去请教院里罗婶,也仍旧避免不了蒸出来的馒头有些发黄。

可就这样碱大了的馒头,也毫无涩口之感,口味上仍然是盖了冒了。

给院里谁家品尝,都是好评如潮。

像隔壁的米晓卉放了学,正赶上了第二锅的热馒头刚揭盖。

这丫头居然白嘴儿吃了一个半呢,说比“义利面包”都好吃。

还说以后她就不吃自家的馒头了,专吃宁卫民蒸的。

这让宁卫民油然而生一股成就感。

就连康术德回家吃了馒头,也是吃惊不小。

因为老爷子是真懂行,一吃就吃出丰泽园的味儿来了。

当弄清怎么能回事之后,老爷子是由衷禁替徒弟感到高兴,情不自禁的表示赞叹。

说一块老面居然会有这样的奇效,就跟带着仙气儿似的。敢情是百年之物啊。

如果连宁卫民这样的生手蒸馒头,都能做出这样的味道来。

怕是对普通下任何一个白案厨师而言,这玩意都是一个能直接给技艺加成的“宝贝”啊。

完全可以预见,真等到宁卫民的饭庄开张,出品的面点也必然不俗。

这话说的可是太对了。

宁卫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没人比他更清楚,在经过首府南迁、北平沦陷、金圆券风暴、公私合营,这种种的历史波折之后。

这百年的面肥能够完好无损的保存下来,甚至一直都在静静地呼吸,默默地积累着自身的潜能,到底有多么的的不易。

这样的东西作为一个饭庄的核心竞争力,本应是被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对外保密的。

要不是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