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王牌产品面世,改革开放来了(3 / 6)

进招手:“钱总队,快来穿上试试,你看看我这风衣做的怎么样?”

这是男士风衣。

现场只有钱进一个男人,自然就当仁不让成了模特。

这也是张红梅把他叫来的主要原因。

钱进身材高挑、肌肉结实发达,正是穿风衣的衣服架子。

王丽娟伺候他穿上风衣。

勾肩搭背围观的女工们纷纷发出‘呵’的赞叹声。

厂房里有试衣镜。

钱进上去看了看。

很帅。

比杜丘还帅!

张红梅看到这一幕,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欣赏的看着钱进,下意识的点头、下意识的红了眼眶。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服装厂终于出产了王牌产品!

在她眼里喇叭裤不是能担起一个服装厂牌面的商品,这裤子很好生产,甚至有些心灵手巧的姑娘都能自己改造。

可双排扣风衣不一样。

这肯定不是一般小作坊能生产的衣服。

泰山路人民服装厂,终于算是在同行行业里站住了!

窗外的风雪似乎更猛烈了,呼啸着撞击着厂房的铁皮屋顶,发出沉闷的轰鸣。

炉子里的煤球“啪”地轻响一声,裂开一道缝,火光随之更加炽烈。

钱进跟玩换装游戏一样,一次次的试穿风衣。

有大有小,型号不一。

他穿上主要是看看大概情况,看看有没有需要回炉改造的地方,倒是不需要多么合身。

要看看合身情况下风衣的情况,有人来试穿。

当天风衣出产,劳动突击队的男队成员闻声而来……

他们可是看过《追捕》电影的,他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杜丘梦。

杜丘的蛤蟆镜早就有了。

如今杜丘的喇叭裤已经有了,又出现了杜丘的风衣。

队员们抢先内购。

风衣定价是五十元。

这不是钱进和服装厂自己内部定价,是他们给出建议价,然后交由物价局核定出厂价,最终订了这么个高价。

然后还是被抢购了!

队员们现在可不差钱。

即使差钱的,面对杜丘风衣也忍不住,哪怕借钱都得买一件!

海滨市的12月和1月是很冷的,到目前雪都已经下了好几场了。

现在该穿棉袄棉裤了,早上晚上上下班的自行车大军则裹上了绿色军大衣。

在这个正变得臃肿的世界里,蓝风衣和喇叭裤的出现就成了一条风景线。

人民流动食堂的青年骚包们清一色的此等装扮,白天脸上再扣上一个蛤蟆镜。

他们走到哪里都感觉自己是最靓的崽。

当然他们这样的打扮确实是走到哪里都能吸引人的目光:

青年男女们看到这一身惊呼‘杜丘装’。

中年人对风衣很感兴趣。

老头老太太们看到这个打扮则捶着自己的老寒腿、老风湿腿笑话自己的接班人来了。

不管怎么说。

蓝风衣的出现配合还在上映的《追捕》,一下子获取了相当大的关注度。

其实人民流动食堂的队员们不太冷。

冬天烧烤停下,是鲜汤煮和麻辣烫的天下,而这两样全靠火炉撑着生意。

他们围着火炉做买卖,顾客多了忙起来不冷,顾客少了烤着火也不冷。

如此一来他们更加张扬。

如此一来广告很成功的做出去了。

不知不觉间,泰山路人民服装厂门口又开始聚集了一群青年……

此时市供销总社会议室里也聚集了一群人。

从中央到公社,每一层供销社都要召开领导干部的改革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