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石县的驻军因为左武卫的兵压,不敢离开,能够威胁到武安军的也就只剩下驻守在武治县的万余兵马了。
可武治县如今也是被原安县和府城夹在了中间,要进攻原安县和阳武县,兵力少了可不行,至少要出动8000多人,可如此一来,武治县的驻军兵力就只剩下了2000多人。
就这么点兵力驻守,若是府城的守军杀出来袭击武治县,可坚守不了多长时间,估计几日工夫就要被攻破县城,被切断后路,出城的部队也要陷入危机之中。
元石县、武治县两地的蜀军都迫于形势不敢轻举妄动,若是不想看到武安军在金林府纵横捭阖,那么就只有让北上支援的2万兵马掉头南下了。
不管如何不甘心,在当前的形势下,蜀军已经没有了别的选择,只能下令北上的2万兵马停止前进,并且尽快南下。
援军被迫返回,正在柏城县一线与王翦交战的蜀军主力,也被迫停止了对西大营的进攻,谨守营寨,转攻为守,不再肆意进攻了。
青龙卫、六甲卫的大将军都能够看得清楚,柏城县一线,双方是处于僵持状态,谁也奈何不了谁,要想分出胜负,必须得要有新的力量加入。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原本等待的援军来不了,他们猛攻多日,也依旧没有能够攻破西大营,再这样打下去,除了徒耗兵力之外,也没有别的作用。
与其如此,还不如暂时罢战,一边休整,一边等待金林府的消息。
潜入金林府的秦军若是不能被剿灭,后勤粮道将会受到威胁,粮食供给不足,才是灭顶之灾。
蜀军的两位大将军已经暗自打算好了,若是金林府的战事不利,他们宁愿放弃进攻柏城县也要南下支援,务必不能让金林府被秦军收复。
拿不下柏城县,也就无法拿下西城府,与蜀国的通道被切断,他们也无法回国,可好歹有一个金林府供他们驻扎,至少能够继续活下去。
可要是金林府被秦军收复,他们这10余万蜀军可就成了丧家之犬,又无法回国,最终的下场只能是全军覆没,所以在蜀军的两位大将军心里,金林府是万万不能有失的,两人甚至还打定了主意,准备从柏城县的大营中抽调部分兵马南下支援。
想法很好,但蜀军的两位大将军,明显是有些小瞧了与他们对峙的王翦、徐达还有周亚夫等人,这三位,不管任何一位,统兵能力都在他们之上,完全能够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甚至不顾伤亡的话,击溃他们也不成问题。
想要在这三位的眼皮子底下,抽调兵马南下支援,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不过是刚刚有所动作,王翦就带着中营和右营压了上来,凶猛的攻势下,让蜀军大营疲于应付,根本就无力抽调兵马南下,只能是谨守营寨,全力应对王翦的攻势。
柏城县外战事暂且抛开不提,蜀军北上援军本来已经到了辽平县一带,距离柏城县只有200多里地,只需要几日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接到命令后却是毫不犹豫地掉头南下。
2万蜀军还押送着大批的粮草辎重,除了供应本身所需,也是准备送往柏城县外大营的,毕竟蜀军根本就没有想到会在柏城县外僵持10多日,随军携带的粮草已经不足了。
有2万大军随行,大批的粮草辎重自然不需要担心安全问题,可如今要掉头回援,蜀军一时间及有些坐蜡了,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批粮草了。
连辎重兵都没有带上一个,全是一群在金林府强行征召而来的青壮民夫,让他们运送这么多粮草辎重,若是没有一支强力部队的弹压,路上肯定会出现问题。
陷入到两难的蜀军将领们,商议了很长时间,才终于达成了一致。
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提出来的方案,那就是大军并不立马掉头,而是继续北上,押送着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