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好奇。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朝青登等人投去困惑的目光。“喂,快看,有人来了。”“他们是谁啊?”“不知道,也许是过来观赏琵琶湖的旅客吧。”“瞧呀,,感觉他们不像是一般人啊。”“为什么那个人骑着一头牛啊?”“我还是第一次看见骑牛的贵人……”“这你就不懂了吧!贵人都是这样的,总是干出一些很奇怪的事情。想当年,孔夫子就是骑着一头黄牛,南下山海关去布道!”……农人们七嘴八舌,叽叽喳喳。他们所讨论的重点,自然是走在最前面,骑着头大黑牛,格外显眼的青登。农村不比城町,缺少传媒渠道,消息闭塞。所以说,他们不认得青登,倒也在情理之中。他们或许直到现在都不知道他们已不再是天领之民。从5天前起,他们就有了一个新的身份:秦津藩的子民!对大津的视察,打从刚才起就开始了。青登扫动视线,郑重其事地打量大津的农田。大津不愧是物产丰饶的福地。光是这一望无际的水稻田,就足以羡煞无数农人。眼见青登正在观察稻田,岩崎弥太郎十分有眼力劲儿地从怀中掏出一份卷轴,铺展开来,然后清了清嗓子:“橘先生,您此前所吩咐的任务,我已完成,现在请容我向您汇报!”4天前,青登紧急召唤岩崎弥太郎,交给他一个重要任务——统计并整理大津的特产。很明显,青登这是准备大力发展经济,故而命岩崎弥太郎去提前摸底。自知责任重大的岩崎弥太郎毫不踌躇地当场应承下来,而后展现出他那过人的行动力,三下五除二地就将大津的产业情况调查得清清楚楚。青登轻轻颔首,说了声“嗯。”岩崎弥太郎旋即低头看向手中的卷轴,一字一顿地说道:“大津的传统产业有大津绘、大津算盘、松本瓦、膳所烧、湖南烧、汤叶、鲫鱼寿司、咸味湖鱼、濑田蚬子、食用菊花,以及膳所茶。”“其中,瓷器与茶叶……也就是松本瓦和膳所茶,乃是大津最着名的、同时也是最能赚钱的商品。”“尤其是茶叶,实乃大津的经济支柱。”“黑船来航时,幕府在船上向马休佩里供应了大津的膳所茶。”“膳所茶的清新味道深深地吸引了马休佩里。”“自此以后,膳所茶被美国人所青睐,成为了对美出口的头号商品。”“此前,碍于精力有限、财力不济,幕府始终没能扩大膳所茶的出口规模。”说到这,岩崎弥太郎顿了一顿。当他再度开口时,其眼中迸射出激昂的眸光,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橘先生,实不相瞒,我的脑海里已经有一个庞大的商业计划了!”“大津毗邻大坂,而大坂又是重要的对外港口。”“只要不是碰上极端天气等意外情况,3日之内就能在大津与大坂之间走个来回。”“因此,我们若想发展对外贸易,实在是容易得很!”“西洋人对茶叶情有独钟,向西方贩卖茶叶乃稳赚不赔的大买卖!”“只要我们经营得当,完全能将膳所茶现有的出口规模再翻个几倍!”“届时,哪怕是按照最保守的估计,我们每年都能赚来数以万计的巨额收入!”岩崎弥太郎的这一席话,引得在场的其他人纷纷露出惊诧的神情。数以万计的收入……这可太诱人了啊!绝大部分藩国一年下来的总收入,恐怕还不到5万两金。大津仅凭茶叶这一项商品,就能赚来数万两、甚至是十万两金……如此暴利,足以使无数大名眼红——大津未免也太富了吧!岩崎弥太郎发言的时候,青登全程认真倾听,并未插话。直到对方语毕了,他才苦笑着说道:“弥太郎,你的计划很好。”“可是……却有一个问题。”“我们要上哪儿去筹齐‘扩大茶叶出口规模’的钱呢?”岩崎弥太郎听罢,当场怔住。少顷,他重重地叹了口气,脸上不复刚才的激昂之色,转变为惆怅、无奈的神情。“橘先生,这正是现在最困扰我的问题啊……”…………又过了一会儿,青登等人渐渐将农田抛至身后。取而代之的,一座面积广阔的城町在他们眼前徐徐展开。正是大津城的城下町!鳞鳞万瓦,袅袅炊烟。纵横的街道,络绎的行人。一言以蔽之——这是
第1章 从零开始的大名生活!【4300】(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