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6章 纺织业变迁(1 / 2)

王志远看到东方日报的这个统计后,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

他仔细端详着这份排名,目光在每一个名字上停留片刻。

然而,当他看到排名第三到第七的人物时,他的兴趣渐渐淡去。

这些人的身家都被估计为一百亿,分别是李兆基、郑裕彤、霍老爷子、邵六叔和陈廷驿。尽

陈廷驿的名字虽然没有出现在十大财阀之中,但王志远对他的南丰集团还是有所耳闻。

他知道南丰集团在香江的纺织行业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只是如今纺织业的前途并不明朗。

而且,南丰集团已于去年退市,完成了私有化,这意味着它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在陈廷驿之后,王志远看到了华资地产五虎将之一的恒隆陈启宗,他的身家被估计为 80 亿。

接着是资产缩水而退出十大财阀的林伯林百欣,其身家为 70 亿。

再往后是合和实业的胡应湘,身家逾 70 亿。

最后,王志远的目光落在了自己岳父何鸿燊的名字上,他的身家被估计为 60 亿,位列后补。

看完之后,王志远不禁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他感慨地想道,香江的制造业正在逐渐萎缩,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产行业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

曾经那些在制造业领域声名显赫的大亨们,如陈廷驿和林百欣,他们在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如今也都不得不将舞台让给了地产商们。

这让人不禁感叹世事无常,商业世界的变化是如此之快。

不过,王志远还是感到有些庆幸,因为他自己还在坚持着发展香江的制造业。

尽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信制造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王志远也清楚地知道,这是大势所趋。

随着地产行业的兴盛,所有的热钱都像潮水一般涌入到了地产领域。

相比之下,制造业的利润远远不如地产,投资者们自然更倾向于选择回报率更高的地产项目。

特别是纺织行业,本身利润就非常微薄。

再加上香江经济的飞速增长,人工和用地成本一直在不断攀升,这使得纺织企业的经营压力越来越大。

就连南丰和丽新这样大型的纺织、制衣集团,都已经开始向外转移制造工厂,以降低成本。

王志远心里明白,自己的电器和游戏机厂也难以独善其身。

过几年,恐怕也不得不将一部分制造基地转移到大陆去,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低的成本优势。

香江的工业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模式,其特点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

这意味着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市场都主要集中在海外地区。

这种模式使得香江的工业高度依赖外部市场,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产业类型方面,香江的工业主要以劳务密集型加工业为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 80 年代,香江的劳务成本逐渐上升,使得这类工厂的竞争力受到影响。

为了降低成本,许多工厂纷纷选择将生产基地迁往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利用当地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香江的加工业具有一些显着特点,其中之一是多数企业规模较小,采用山寨式的经营模式。

尽管如此,这些小型企业在设备和工艺方面却相当先进,能够迅速适应国际市场上商品季节、款式以及消费潮流的变化。

这种灵活性使得香江的加工业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自 60 年代以来,香江的产品在出口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许多产品的出口量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