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交州学院的第一次毕业典礼,包括阚元勋在内的所有人都一致认定,一定要隆重!
开头不能差!
既然要办,就要办好。
岂可马虎了事?
于是,李昭提出来的很多东西都被老东西们推翻了。
李昭当场就怒了,要不是李斌和李崇按着,他就要被老先生们齐齐揍了。
是的,李昭现在很没有话语权,老东西们在仪式感上,比李昭要强。
李昭其实就想随便搞搞,但他们都不答应。
都觉得这是交州学院最重大的日子,往后每一届也都是要传承下去的。
如果第一届就如此拉胯,那么往后自然就没有了期待感,也不够重视。
这对交州学院往后是有巨大影响的。
李昭也拗不过他们,只好加入。
其实,李昭就是不想那么隆重,也不想那么的板正,因为这和交州学院的当初理念是有些背道而驰的。
但各位先生都一致认为,这样的场合少一点玩笑,似乎更好一些。
他们有意将交州学院打造成最强的学府,而且前面三届学员只需要五年即可毕业,但是从第四届开始就要六年毕业了。
这也是李昭和诸位先生们商议后的结果,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现在的影响,往后,不管是交州学院附属学院还是交州学院,学生们入学的年龄段都会逐步低龄化。
前面几届的孩子普遍年纪都比较大,底蕴也比较深厚。
但后续几届,明显低龄化的孩子居多。
而且,也要考虑到交州本地人的现状,他们的孩子多半都是没有基础的。
虽然从今年开始,交州学院会开启蒙学学院,也就是增设新的学院,现在已经初步完工了。
下半年的时候,交州本地的或者是录取的外地学员,只要是年纪满了五岁的,就可以送过来进行蒙学。
蒙学三年后,便可直接进入交州学院开始读书,读书的期限乃是六年。
其实,这个读书的时间跨度和交州学院附属学院是一样的。
有蒙学基础的孩子们,则是不需要进入交州学院蒙学,会直接进入六年制的课程。
正常来说,他们毕业的年纪正好是十四五岁,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属于已经成年了。
他们已经完全有了自我判断和行事的能力,是可以出去历练和独当一面了。
这个年纪的学员,不管是回家开始接受家族的安排,还是听从交州学院之后的就业分配,其实都是正好合适的。
年轻人有干劲,对于当地任何的发展其实都是有利的。
当这群年轻人在当地磨砺个两三年后,不管是在学院内教书还是选择从政,年纪正好合适,也不会太浮躁,而且又有了社会经验,加上大家都会成家立业,责任感也会愈发重。
朝堂是需要新鲜血液的,等到他们做出政绩,混入朝堂,至少都是二十多岁接近三十岁了。
这个时候,他们在古代,真的不算年轻人了!
学识有了,能力有了,家庭有了,见识有了,就连资历都有了,朝堂的大佬用起来,肯定也方便。
武国的运转是需要新一批的人才的。
这些孩子无疑就是最好的选择,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
当然,这都是李昭和诸位院长、副院长们商议出来的,至于往后怎么调整,肯定是要一次次的试验和改革的。
不可能初步定下来后,就一定会按照这个标准执行。
此外,李昭也告知他们,往后是肯定要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包括增设更多的学院,也是有必要的。
比如,海军学院。
当李昭将左乐贤在海外的所见所闻所做的事情告知后,诸位先生们便一致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