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肥皂。
当时浙江一带还有一种叫做“肥皂”的树木,其荚果比皂荚更多油,因此得名“肥皂”,又叫“肥珠子”,南宋时代也用肥珠子制造香皂,成品就叫做“肥皂团”。
宋人杨士瀛《仁斋直指》中记录了具体的“肥皂方”。
发展到清朝,肥皂的种类更是五花八门,维珍用的肥皂都是根据自己喜好做的,带着淡淡的玫瑰香味。
滑腻腻的肥皂打在手上,维珍仔仔细细给四爷洗着,四爷这些时日想必是真的劳累,单看这双手就可见一斑。
待一根根总算给洗好了,维珍取来帕子又一根根给四爷擦干,一边道:“一会子用过膳,就泡个热水澡,然后上床睡一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