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更,正准备打坐时遭遇盗贼入侵,这一情节使故事更加跌宕起伏,也展现了妙玉和惜春在面对危险时的恐惧和无助。
经典诗句:此回中诗句较少,暂未发现特别经典且流传广泛的诗句。
经典典故:此回中涉及到秦可卿引导鸳鸯的情节,与秦可卿在书中前面的死亡以及太虚幻境的相关情节有所呼应,可以看作是对前文的一种呼应和延续的典故。秦可卿的魂魄向鸳鸯解释“情”的含义,提到“喜怒哀乐未发之时便是个性,喜怒哀乐已发便是情了。至于你我这个情,正是未发之情,就如那花的含苞一样,欲待发泄出来,这情就不为真情了”。这一番关于“情”的理论,也为《红楼梦》中对于“情”的探讨增添了新的视角和深度。
二、《〈红楼梦〉第 111 回回目解析:周易哲学视角下的命运与抗争》
《红楼梦》第 111 回“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这一回目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当我们以周易哲学的视角来深入剖析时,更能领略到其中所蕴含的命运交织与人性挣扎。
在周易哲学中,阴阳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一切事物都可以归结为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鸳鸯女与狗彘奴,正是这两种力量的代表。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鸳鸯女,她是贾母身边的贴身丫鬟,忠诚、善良、聪慧。她的存在代表着一种至阳至刚的力量,是正义、忠诚与坚守的象征。贾母去世后,鸳鸯深感自己的命运将陷入困境,她无法接受被欺凌和侮辱的未来,于是选择了殉主。这一行为,既是她对贾母的忠诚体现,也是她对命运的抗争。在周易哲学中,这种抗争可以被视为阳刚之力的爆发,是她在面对命运的不公时,所做出的坚定选择。
而狗彘奴,则代表着阴邪、卑劣的力量。他们为了一己私利,欺天招伙盗,破坏了贾府的安宁与秩序。这种行为,反映了人性中的贪婪与丑恶,是阴邪之力在作祟。他们的存在,与鸳鸯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进一步凸显了命运的无常与复杂。
从回目的“殉主”与“招伙盗”中,我们可以看到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捉摸。鸳鸯女的命运,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她要为贾母而死,她无法逃脱这一命运的安排。而狗彘奴的行为,也像是命运的捉弄,他们在不经意间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导致贾府陷入了更深的危机之中。这正体现了周易哲学中所说的“命由天定,运在人为”,命运的轨迹似乎早已注定,但人们在其中的选择与努力,也能对命运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这一回中,我们还能看到阴阳相互转化的体现。鸳鸯女的殉主,看似是一种悲剧,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她对自我的一种升华。她以自己的生命,扞卫了自己的尊严与忠诚,实现了从丫鬟到烈女的转变。而狗彘奴的恶行,最终也导致了他们自己的悲惨下场。这种阴阳的相互转化,让我们明白,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善恶也会有相应的报应。
此外,回目中的“登太虚”与“招伙盗”,也蕴含着周易哲学中的“有无相生”的思想。鸳鸯女的“登太虚”,意味着她从现实世界中解脱出来,进入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境界。这既是她生命的终结,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超越。而狗彘奴的“招伙盗”,则打破了贾府表面的平静,带来了实际的破坏与损失。这种有与无的相互交织,让我们看到了事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
总的来说,“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这一回目,以其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寓意,周易哲学在《红楼梦》中的体现。它让我们看到了命运的无常与复杂,人性的善恶与挣扎,以及阴阳相互转化的奇妙之处。通过对这一回目的深度解析,我们更能体会到《红楼梦》这部伟大作品的魅力所在,以及其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