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条鲫鱼最后也没有做成冰糖鲫鱼汤,秦浩去菜市场买了两块豆腐,做了一道鲤鱼豆腐汤,三个人一起吃了个满嘴留香。
陶陶拍着肚子意犹未尽。
阿宝深以为然:
秦浩笑骂:
三人平时也是闹惯了,秦浩这边收拾碗筷准备去外面水池洗碗,阿宝也跟了上来,调侃道。
这点倒是真的,原主平时的确是个比较节俭的人,每个月大部分工资都存了下来,不过八十年代工资普遍比较低,普通工人一个月也就三十几块钱,秦浩跟阿宝算是技术工,但也只有五十二块钱一个月。
六年算下来原主一共也就只有3200块钱的存款。
当然,放在八十年代这绝对是一笔巨款了,可秦浩清楚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经济腾飞的时代,这笔钱作为启动资金都远远不够。
洗完碗,三人就在秦浩家的阁楼一边听着收音机,一边闲聊。
年轻人在一起最喜欢聊的除了女人就是未来。
陶陶意气风发的道:
阿宝调侃道:
秦浩看着二人斗嘴,提出了一个问题:
被秦浩这么一说,陶陶当场就愣住了,抓了抓后脑勺:
秦浩说完,陶陶跟阿宝都用一种诧异的眼神看着他。
秦浩没有理会二人的目光,继续说道。
陶陶听完直接往床上一趟:
陶陶跟阿宝对视一眼:
秦浩指了指书架,淡淡
说道:
对此,阿宝跟陶陶倒是没有怀疑,原主之前的确很喜欢看书,说不定真在书里学到些东西,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到了关键时刻就派上用场了。
秦浩从床底下的木箱子最下层取出一个饼干盒,原主值钱的东西都放在里面。
阿宝一脸呆滞的看着秦浩手里的存折。
秦浩打趣道:
提到雪芝,阿宝悻悻低下头,埋怨道:
雪芝是阿宝的初恋女友,两个人在1978年认识,当时雪芝是十三路公交的售票员,阿宝明明有自行车,却偏要坐公交,后来二人都快谈婚论嫁了,结果雪芝在香港的亲戚回来。
{();} (ex){} 或许是受到了香港亲戚的影响,又或者是雪芝对内地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生活,失去希望,最终她决定抛下阿宝,嫁去了香江。
这也成了阿宝一辈子的遗憾。
陶陶一个劲的拽着秦浩的衣袖:
秦浩看阿宝这幅颓废的样子,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阿宝闷闷的回了一句:
这点倒是引起了陶陶的共鸣:
面对秦浩跟陶陶的劝解,阿宝只是苦笑着摇头,在他看来雪芝不是秦浩说的那种人,他也不愿意相信雪芝是那样的人。
秦浩见状没有再劝,你可以叫醒一个沉睡的人,却没办法叫醒装睡的人,很多事情还得是他自己想通才行。
一个礼拜之后,水产公司果然贴了正式的公告,要将钴岭路的摊位进行承包。
不过对于水产公司的这种做法,大部分员工都只是观望,在他们看来,这分明就是水产公司在变相裁员,承包摊位就成了个体户,编制也没了,以后还要自负盈亏,哪有老老实实拿工资,旱涝保收的好。
于是,陶陶这一批胆子大,敢于改变现状的人,就抓住了机会,这也是八十年代的一个缩影,只要敢干,就算是卖茶叶蛋也能发家致富
。
陶陶水产店开业的那天,秦浩跟阿宝特意请了假去帮忙,这年头也没什么开业仪式的讲究,弄了一挂鞭炮放放,就算是开业了。
别说,水产店的生意还是不错的,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陶陶负责招揽顾客、收钱,秦浩负责杀鱼,阿宝则是负责捞鱼。
隔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