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难以启齿(2 / 5)

两宋传奇 东方唐宋 2920 字 7个月前

宋和大理之间的边界了。大宋成都府与大理建昌府,可谓隔着大渡河,只可远观,而抱憾终身了。”

费无极看得分明,这净水比明月师太可谓有过之无不及,净水想必会成为峨眉山后来的掌门人也未可知。只是如今她年纪轻轻,不曾显山露水。费无极对净水微微一笑,净水也笑而不语。

青城山费无天义愤填膺,骂道:“这吐蕃欺人太甚,东京打擂,居然敢扬威耀武?如此来势汹汹,气煞我也。”

敬亭山何九娘环顾四周,叹道:“这吐蕃在大唐就扬威耀武,如之奈何?”武夷山李婵娟微微一笑,叹道:“无论如何,江南之地,历来皆是我中原王朝的地盘,是也不是?”

雁荡山韩芙蓉笑道:“那是自然,只有汉人才可拥有江南。也最懂江南!”衡山派李浩然道:“江南自有江南的韵味。”

庐山派钱紫川道:“江南自有江南的情调。”齐云山岳江南道:“在下的名字里有江南二字,故而对江南理解的最为透彻,最为地道。”

九华山连衣师太昂首挺胸,傲气十足道:“何出此言?莫非我等不懂江南?真是岂有此理?”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敬亭山何九娘道:“诗仙太白的文章,只有配上江南的青山绿水才蔚为壮观,是也不是?”梵净山红云方丈道:“诗仙太白不知何方人士?”

武当山天一道长,叹息道:“不管他何方人士,只要对我江南名山大川予以赞扬,便是功德无量了。”

峨眉山明月师太环顾四周,背着手,马上喝道:“一派胡言!老毒物也是江南人士,他就认贼作父,为虎作伥,如之奈何?”

普陀山沈海天目光如炬,喃喃道:“此言差矣,老毒物虽十恶不赦,可也师出武当山。认祖归宗,不可不察。”

武当山天一道长摇摇头,苦笑道:“黄剑早已非我门派。”龙虎山张继先慈眉善目道:“烽火燎原到头来还是自相残杀,还是与世无争的好。”少林寺空远双手合十,叹道:“冤冤相报何时了。”

张明远道:“老毒物罪恶滔天。”大嘴道:“老毒物必遭天谴。”扁头和阿长齐声道:“此贼必会死无葬身之地。”

费无极道:“老毒物一定在契丹手下做事,看他腰间有一令牌,可知。听说契丹人天祚帝有一个武士府,招募奇门遁甲之人。我们去幽州,无意间发现过。”说话间缓缓回想起来,萧勇、萧燕、萧奉先腰间的确有一个腰牌,上面是契丹文,是牛骨头雕刻的牌子,通体黑色,有三个黄色的狼头图案,镶嵌其上。众人愕然,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恒山派玄空道长道:“北方幽云十六州,望眼欲穿。想当年,汉唐时代,万里长城,何其雄伟壮阔,如今却狗屁不如。”

五台山慧能方丈义愤填膺,掷地有声道:“雁门关外,本是我大宋国土,可惜,当年没能收复。”

恒山派玄空道长道:“以至于‘澶渊之盟’,辽军都打到黄河边,我大宋才出击。这真是丢人现眼,奇耻大辱。”

五台山慧能方丈道:“想不通,实在想不通。我大宋将士当年都做什么去了?难道辽军长驱直入,我大宋是无人之境了不成?”

崆峒山马超环顾四周,扬起袖子,喝道:“最可气的还是西夏。”昆仑山玉龙飞雪道:“何出此言?”

崆峒山掌门人马超喋喋不休道:“西夏党项人原本来自吐蕃之地,后来到河套之地,受我太祖恩德,升官进爵。没曾料想他们狗胆包天,那个李继迁果然是个老狐狸。李元昊也是胆大包天,居然分庭抗礼,建国定邦。如今乾顺在学唐太宗李世民,此人志向远大,不可小觑。”

五台山慧能方丈道:“辽国契丹人也不是什么善类。”恒山派玄空道长道:“契丹人本性难改,如之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