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几年没得信儿的信好忽然转来都不在这餐宵夜的话题桌上。忠旭和忠承两个人几次往上面提老张都光是一言不发吃饭夹菜,大家哪里还听得 下去黎书慧其他那些挠皮瘙痒的话。
“老汉走观塘去整啷个嘛,又想打啷个生意来做吗?我刚听到妈妈说哪个跟他讲的观塘的核桃红枣便宜呢,他准备搞来卖吗?”
几姊妹都顺路坐忠信的车,开头自然还是先谈两个老的的问题,忠承是一直主张让他歇着,毕竟年纪大了,稍微哪里磕着碰着。或者像黎书慧说的起恁早去守摊子,恁冷的天冻感冒了。年纪在那里摆着,三四十岁的人感冒了两天就能好,七八十的人感冒了要去半条命。
再说他也不缺钱,虽然不多,月月社保里和各样杂七杂八的都还拿给他,倒相反,从来也没看两个人在吃穿用度上大手大脚随意大方过。都这个年纪了,又不是还有哪个要靠着他,只要顾好自己,其他没得人需要他操心,把黎书慧顾好就好。再还有啷个缺的嘛,非把个人过得紧巴巴的辛苦劳累,旁人还怕笑说他屋里几个子女多不孝顺父母黑良心,长大了翅膀硬了就一个二个谁都不管了。
当然你万非真喜欢做个啷个生意,生意不错,客源也还固定,那也不是不可以,你固定个摊位下来,早上去晚一点,早点收摊早点转去,冷了热了不安逸了不去就是,非像跟哪个争抢生意一样,天天去恁早守摊子。
就那个零散生意能挣几个钱嘛,还寡独独的坐那里一上午,像潘天发那样坐坐茶馆下个三儿不好吗,到处走一走逛一逛不好吗,带着黎书慧,没事经常出去走一走,这样精神好点,身体也好。
“我们妈老汉还是不晓得享福,一辈子劳累惯了,你看人家屋里老年人,哪个不晓得享福嘛,哪个还给你恁冷起来去市场守摊子嘛,走得路就不错了。
转来三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