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信息进行传输。
赵君宗并非第一个被推往帝的上祇,无数年来,占据光途要塞并进行帝战者的数量,虽然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但这些选帝们无一都失败了,而祂们登基前所形成的星球,也在失败后崩解,为太上宇宙添加了数量众多,规模为“大”或“超级”的世界。
严格来说,夏、殷、虞、燧、衍的五个混沌五方星球,已然具备太上执兵御器真厉谱的太上五方兵器条件,如今缺失的是凌驾于其等的太上锲。
赵君宗与那些失败后寂灭的选帝们,就是要成为太上锲,或者说祂们当中若是有登基成功的,所融合的那个星球就是太上锲。
如此,太上宇宙就拥有六个星球,整个宇宙的格局将出现翻天覆地的改变,究竟是如何的改变,由于没有成功例子,也就没有信息。
夏星整体实力是很弱的,但殷、虞、燧、衍的实力极其强大,正是四个星球的强者们插手,才让所有选帝寂灭。
很多符合条件的,其实都是在帝战时就寂灭的,这自然是四个星球强者们,派出大量修炼者成为帝战的反方。
但赵君宗崛起的速度太快太快,而推动他成为选帝的幕后者们,显然也是站在他这一边的,在最短时间内牺牲百余亿修炼者,为他奠定帝星的形成。
等四个星球大佬们反应过来,已然是来不及,此时就只能派出强者寻找汉星球,进入后再寻找汉帝,找到后自然是要干掉。
所谓命运可以抗争,但出生是无法选择的。
那些出生在虚暗的种族,难道是不想出生在光途或混沌五方星球吗?他们只是无法选择罢了,所以,若是有选择,他们自然不会放弃。
推动赵君宗成就帝星的,是来自虚暗深层的力量。
不管赵君宗能否成功,他帝星形成那刻,当初54座光途要塞所环绕的虚暗,都必然受法则影响,全部融入,成为帝星疆域的一部分。
而参加帝战的正方上祇们,祂们其实绝大多数都“出生”于五方星球,加入赵君宗阵营并非背叛自己的星球,事实上也谈不上背叛。
祂们选择加入,首先是帝战有益于其等修炼,其次是帝星成形后,选择性更多,即可选择杀掉汉帝,也可选择匡扶汉帝,更可以保持中立。
而就算选择匡扶汉帝,也仍然可以背叛,就看愿不愿意付出背誓的代价。
汉帝若是成功自然是最大收益者,若是失败也是损失最大者,其祂等存在不管是如种选择,其实都有所收益,无非是多寡的区别。
若是选择匡扶汉帝,则降临汉星球时,与汉帝一样都将开始“重修”。
但可以除了修炼外,其它什么都不做,赌汉帝自己能登基成功,如此就可以躺着受到册封。
汉星球疆域由世界、虚暗、光途组成,疆域架构上则大致保持“原状”,也就是世界不会被切割。
而光凭与虚暗则是融入其中,形成汉星球生生不息的能量,没有五行、五衍、五乘等等的区别,或者说已然融合了所有,称为原色力或原力、色力。
修炼体系依然是兵备,但属于集成,即不再有执戈、百晓等职业,也没有兵器使,只有各种修炼原色力的方式。
而所有“智慧物种”都必然与汉帝相似,也就是所有纳入汉星球的修炼者、普通民众,都是血肉之躯的“人”。
汉星球的形成速度,比预想的要快得多,赵君宗尚未阅读完光途传输的信息,状态猛然一虚。
不等他反应过来,失去修为的他被无可抗拒的力量,传送到一处绿地,他顿时心中也开始发虚,开局连条内裤都没有吗?
由于自身世界并不会感受任何异动,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自己已成为汉星球居民,而若是世界是荒蛮的,则保持着荒蛮,若是现代化则就是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