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攻守道(3 / 4)

根本融不到一起去。

可是这样的情况,人老成精的曹老板难道不知道?

当然是知道的。

可是曹老板却非要把两人同时安排在合肥驻守,这里不得不佩服曹老板的管理艺术。

张辽、李典都是属于“明白人”,遇到共同敌人就会一致对外。

同时因为双方又有矛盾,大家在打仗的时候便会高度集中精神,避免被对方私底下告状。

如今李典心胸还算比较宽广,要去告状还跟张辽说了一声,并没有私底下告黑状。

李典的书信被快马日夜兼程送往了邺城。

……

此时的邺城热闹非凡,下许多以前不受待见的文人士子云集于此,准备看看曹氏如何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

大汉四百年来都是荐举为官,如今曹操要一改这项制度,大家都感觉新鲜。

于此同时,曹操却在整顿兵马。

赤壁之败之后,数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曹氏军马也变得捉襟见肘。

不过好在曹氏控制的盘够大,治下的百姓够多,曹操想要招兵还是很轻松的,只不过要通过训练才能上战场。

此时曹操与当初在官渡战败的袁绍一模一样,无时无刻都在想着纠结大军,前去报赤壁一箭之仇。

只不过曹操不是袁绍,袁绍好大喜功,非要击败曹操报仇不可。

而曹操比较务实,报不报仇倒在其次,他现在担心的是南郡战场、合肥战场以及西北的马超韩遂。

这一日,曹仁的战报送来。

曹操在书房内紧张的打开,扫视了一眼,随即便对眼前的文臣武将展颜大笑。

“孤就知道,子文出马必定能解南郡之围,没想到他未费一兵一卒,便已逼退了周瑜,有他在荆襄,孤无忧矣。”

说着,把曹仁的书信递给大家观看。

听了曹操的介绍,大家悬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

毕竟最近的的战报是南郡遭到周瑜猛攻,而增援的军兵却被关羽阻拦,根本过不去,南郡已经岌岌可危。

丁辰虽然率军前去救援,但是能不能赶得上却没人知道。

如今消息传来,竟然是最好的结果,南郡没丢,丁辰也逼迫周瑜退兵了。

荀攸叹息道:“说起来,这也是丁令君麾下军力强悍,令周瑜不敢轻视,所以才行君子之战。

否则若是军力不对等,周瑜岂能甘心打赌?

不管如何,南郡之围解了,这便是皆大欢喜之事,魏公再也不用担心西南战场了。”

“岂止不用担心西南,”程昱在旁边接口道:“以丁令君之能,绝不仅仅安定西南便停住,他必定会继续率军驰援合肥,魏公连东南都不用担心了。”

曹操哈哈大笑道:“子文孤之婿也。

孤既已委任其为前敌大都督,这南方之事,孤无忧矣。

如今孤该担心的是,如何除掉这西北之患。”

西北就是占据凉州的马超和韩遂,他们也拥兵数十万,而且长期与羌人作战,军兵战力十分强悍。

可是如今马腾却在许都子身边为官,马超韩遂又都奉汉室正朔,曹操并没有理由前去攻打。

这时候贾诩在旁边,捋着胡须突然出声道:“魏公何不进攻汉中张鲁,向马韩借道?”

一语惊醒梦中人,曹操闻言突然眼睛一亮,连连点头道:“文和妙计,妙计。”

原来,从关中进攻汉中可有三条路,最东边一条便是著名的子午谷,从长安出发,直抵汉中。

只不过这条路是条险路,并不适合大规模用兵。

中间一条是褒斜道,南起褒谷口,北至斜谷口,贯穿褒斜二谷,也称斜谷路,是一条主要的通道,路况良好。

最西边一条从陇西走水至汉中以西,然后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