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人,有奋武将军安国亭侯程昱、太中大夫都乡侯贾诩、军师祭酒千秋亭侯董昭、关内侯王粲、祭酒王选、袁涣、王朗、张承、任藩、杜袭等等。
总之都是铁杆的挺曹派。
在这么多人上书压力下,汉室终于顶不住了,子刘协派遣御史大夫郗虑持节策命曹操为魏公。
诏曰:“朕以不德,少遭憨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率土之民,朕无获焉,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
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乃诱衷,诞育丞相,保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
今以冀州之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
往钦哉,敬服朕命!”
如此,曹操以冀州十郡之建立了一个魏公国,都城就设在邺城。
其实魏公国十个郡,已经比某些州还要大了。
魏公国的建立,使曹操的凌驾于子的统治有了合法的名义,而且使大多数朝中的汉臣正式成为了魏公国的属官,与曹操有了正式的主臣关系。
大汉王朝的中央官僚体系被魏公国官署所替代,曹操不仅可以奉子以令不臣,更可以效仿古之周公、五霸等,用封国的名义打着藩卫帝室的旗号征伐四方。
于是曹操大封文武,这次劝进居首功的荀攸为尚书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张既、杜畿等为尚书,钟繇为大理,王朗为魏郡太守,张范为赵郡太守……
曹操书房里,只有丁辰跟曹昂二人在旁边。
曹操穿上子送来的国公服,身带赤绂,头戴远游冠,显得非常神气,微笑道:“你们两个看看,孤穿这身服饰,合体不合体?”
“自然是合体的,”丁辰跟曹昂对视一眼,微笑着道。
敢情曹操也是第一次当国公,没有经验,所以关起门来换上整套行头,在这女婿儿子面前显摆显摆。
曹操得意的挥舞着大袖走了几步,又随意摸了摸那桌上的国公金印,不由发出一声感叹。
有些话他没法明说,他现在已经超越了历代先祖,将曹氏门楣光大到了极致。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眯缝着眼微笑道:“你们两个就不问问老夫,为何不给你们封我魏公国官职?”
丁辰的确是觉得挺奇怪的,许多人都封了官,却唯独没有他跟曹昂。
想来曹操不会是忘了,定然另有深意。
此时听曹操当面问出来,两人均摇头表示困惑。
曹操捋着胡须道:“孤欲封子脩为五官中郎将,并任副丞相。”
五官中郎将并不是多大的官职,但是副丞相却是仅次于曹操之下的副职。
这显然是迈向魏公国太子的重要一步。
其实这也没什么悬念,曹昂作为曹氏集团继承人,无可争议,再加上有丁辰辅佐,更是板上钉钉。
“多谢父亲,”曹昂连忙拱手。
曹操摆了摆手,又对丁辰道:“孤欲封子文为尚书令。”
丁辰听了只觉一阵头大,连忙道:“这……尚书令责任重大,小婿恐怕力有不逮,违背岳父厚望。”
他没想到曹操不封是不封,一封就封了个尚书令。
自光武中兴以来,朝中所有政务均归尚书台,其主官尚书令在制度上属于少府,秩仅千石,但实际直接对皇帝(国主)负责,总揽事权。
说白了,这是皇帝(国主)的秘书长,官不大,但是权力大,也只有最信任之人才能做。
此前荀彧在许都朝廷就是担任尚书令。
“要是你力有不逮,那就没人能有这能力了,”曹操微笑着道:“再说……让外人来做,孤也不信任。”
“这政务千头万绪,小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