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荀彧夜谈(3 / 4)

过,姑母心细如发,什么事都替自己想到了。

“这孩子,谢啥?”丁夫人佯装嗔怪,“几年不见,倒跟姑母客气起来了。”

在她的心里,侄儿跟养子不相上下,至于曹丕曹彰等人,就完全靠边站了。

接下来的几日,丁辰便住在丞相府中,风平浪静。

可是丞相府外却是风起云涌。

原来,曹操班师之后,便上表朝廷,具言自己为汉室平定荆州的功绩。

其实这是一份给汉室出难题的表文。

对汉室来说,有功劳就要赏,这是经义的事,可是曹操还怎么赏?

丞相是朝臣最大的官职,冀州牧是外臣最高官职,武平侯作为一个县侯,也是现行爵位体系下的最高等。

再往上封,便违反了大汉王朝数百年传下来的规矩,突破现有体制了。

于是在许都的汉室选择了装糊涂,保持沉默。

可是曹操一众手下不干了。

以中军师陵树亭侯荀攸、前军师东武亭侯钟繇、左军师凉茂、右军师毛玠为首的一众人联名上表朝廷,说丞相曹操功勋卓著,爵位仅为武平县侯,有失下所望,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

华夏自秦、汉改二十等爵之后,最高爵位为彻侯(汉武帝时避讳改为列侯),并无公爵之位,荀攸等人所提出的公爵,乃是效仿自尧、舜及至夏、周以来的制度。

公爵位在子之下,高于诸侯、伯、子、男等爵位,为诸侯之长,如周朝时期的周公、召公、毛公等。

这相当于要在大汉下之中,名正言顺的划出一块盘,建立一个公国。

这份奏疏自然引得下哗然,朝野震动。

当初王莽篡汉之前,就是从做安汉公开始的,如今曹操似乎在走一条跟王莽一模一样的篡汉之路。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荀彧作为汉室最忠心的支持者,他的侄儿荀攸却是劝进的急先锋。

而另一个急先锋钟繇,此前一直是子的亲信,钟繇去关中,正是为了给子联络西北的马韩以做外援,可是如今却也彻底倒向了曹操,开始挖汉室的墙脚了。

在某个夜晚,荀彧从许都来了邺城,这也是这对老朋友决裂之后的第一次见面。

丞相府的书房里,数盏油灯照的灯火通明。

荀彧身子佝偻的站在曹操面前,以心声缓缓说道:“犹记得在下初见丞相之时,那时丞相刚刚从陈留起事,兵不过三千,将不过元让子孝等人。

那时丞相与在下彻夜长谈,所谈者皆为匡扶汉室,安汉兴刘,平定暴乱,使下重归一统。

可是如今大业即将完成,丞相之初心怎么就变了呢?

您的祖辈父辈都是食汉禄的忠臣呐。

您也是大汉的丞相,已经位极人臣,为何非要踏出那一步呢?”

曹操面沉似水的摇摇头道:“这都是公达他们弄出来的,老夫委实不知。”

“丞相啊,”荀彧怎能相信这事曹操完全不知情?

他痛心疾首道:“人活一世,总要考虑青史留名。

若丞相未踏出那一步,在后世史册中,丞相便是平定暴乱之名臣。

若丞相踏出了那一步,丞相的所作所为在后世史官笔下,那得成什么样子。”

荀彧自从投奔曹操,就一直是为匡扶汉室而努力。

而且荀彧是真正的匡扶汉室,甚至不惜用生命去捍卫,并非像刘备等其他人那样,打着匡扶汉室的名义为自己谋私利。

这也是荀彧的初心,从未改变过。

而曹操的心却是变了,也许他从一开始的确是想着能做一个中流砥柱,把将要倾倒的汉室扶起来。

可是随着占有的盘越拉越大,欲望也越来越大。

他也渐渐看穿了,汉室所谓的命,不过是一层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