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管束桀骜不驯的亲眷子弟(3 / 5)

那样的功勋呢?

眼见丁辰年纪比他们大不了几岁,却指挥着曹氏最为精锐的军队,擒袁术、破吕布、大败袁绍十万大军,想想就风光无限。

谁不想成为那样的人?

“哎呀,我还有几句没有记住,我书呢,谁把我书拿走了?”

“完了,完了,我还有好多呢。”

“我也是,子文哥哥能不能明再授课,我今晚上不睡觉了也要记住。”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此时曹胤站在门外,看着整个课室方才还是斗鸡一般的两拨少年,瞬间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专心致志的背诵。

他早已愣在原,内心无比骇然。

怎么感觉这帮桀骜不驯的亲眷子弟,见到这个曹氏女婿,比见了曹昂还尊敬。

这小子到底是什么来头?

不管怎样,令他欣慰的是学堂内的秩序瞬间又重新建立起来,而且比以前建立的更好。

曹真曹植曹丕等乖巧的在他面前全文背诵了论语,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余少年,例如曹彰曹范等,全都皱着眉头专心致志的背诵,显然是上心了。

曹胤捋着胡须看着院子里的两颗枣树,耳中听着朗朗的读书声,真有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

一个时辰之后,能背诵的少年被集中到另一间课室,由丁辰教授兵略。

那些不能背诵的,则继续留在原课室,急的直抹眼泪,有种前途被剥夺了的感觉。

也许他们读书不是那块料,可是打仗谁都想学,尤其是跟丁辰学打仗,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课室里,丁辰站在上面看着眼前一帮少年,有种大学生给初中生授课的感觉。

此时他的态度缓和了许多,正色缓缓道:“我也不知道,你们想听什么?”

“我们想听实战,”夏侯渊之子夏侯和站起来道:“我想知道子文哥哥当初在小沛之战中,是如何用区区一百多军兵,数度断泰山军粮道,最终逼退臧霸几万大军的。”

在小沛与吕布的对战之中,夏侯渊立下过大功,但是夏侯和听父亲说,自己所立的功劳有大半是因为丁辰,所以夏侯和想听听当事人怎么说。

这时候夏侯惇之子夏侯臧举手道:“我想知道子文哥哥在平定淮南之战中,是如何以运粮军连克苦县和平舆,最终擒获袁术的。”

曹真又举手道:“我想知道刚刚过去的官渡之战中,子文哥哥是如何斩杀颜良文丑,以几千军马,攻破袁绍十万大军的。”

平袁术、擒吕布、破袁绍这是曹氏近年来打的最为轰轰烈烈的三场大战。

这三场大战中,丁辰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官渡之战,几乎以一己之力逆转乾坤,众少年们自然想听他这个当事人怎么说法。

于是丁辰真的把这授课当成了报告会,除了那些关于超前意识的细节不方便透露之外,其余的战争则基本还原了当时的细节。

并且加入了一些后世对这几大诸侯灭亡的分析讲解。

譬如讲到吕布,曾经占据过兖州,又曾经占据过徐州,却为何哪个方都待不住,很快就被赶走了?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吕布无法得到本士族豪族的真正支持,手下没有一个能善于处理政务之人。

唯一一个陈宫,吕布还不信任,所统治的盘无法形成有效统治,所以只能军兵越打越少,粮草越来越窘迫,最后走上灭亡之路。

这样实例加分析的讲解,比干讲那些枯燥的兵书战策要生动有趣的多。

一众少年们听得津津有味,简直快要入迷。

就连曹胤在外面听着都频频点头,感觉这少年讲的并非完全是兵略,更像是一些发人深省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