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下,微微骚动,对太子殿下的决定,众人都是惊讶,运河兵败,通州已经是危急,作为储君,太子殿下应该离开通州,在建虏大军攻来之前,返回京师才对,至于死守通州,乃是臣子的责任,古往今来,除非是最后关头,否则君王或者是王储,是绝不会将自己置于可能会城破被俘的危险之中的。
“殿下,不可呀,你应返回京城……”官员骚动,立刻就有人谏言。
“本宫心意已决,任何人胆敢轻言放弃、动摇军心,以通虏论处!~”朱慈烺高声。
听此,城楼下立刻就静寂了。
待静下来,朱慈烺环视城楼下的众人:“此战乃是生死之战,关乎我大明的国运,通州官员、将士、百姓,都需竭尽全力,有功赏,有过罚,任何人松懈,本宫必严惩不贷!本宫也在此立言,除非是击退建虏,否则本宫绝不会返回京师。”
太子清朗坚定的声音在城楼间鼓荡,每一个听到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决心和战意,下面的人,也从最开始的震惊,渐渐变成了肃然太子殿下都要死战了,他们这些官员和武将,又何敢畏惧?
“为大明,为殿下,死战,死战!”
精武营杨轩带头高喊。
“死战!死战~~~”
众将齐声响应,连白广恩和唐通都高呼,太子殿下是未来的皇帝,在未来的皇帝面前,他们岂敢不表现?
朱慈烺微微欣慰,虽然运河败了,但城内将士战心犹在,这当然是因为有精武营的存在,若没有这支劲旅,白广恩和唐通即便再想邀功表现,怕也不会这般积极,但只靠精武营是不行的,精武营战力要想发挥,非有充足的火药和各军的配合不可。
而除此之外,通州能够成功坚守的另一个关键在京师,希望崇祯帝不要出昏招,能够按照他奏疏中的建议来,那么,即便是有运河之败,朱慈烺也有信心扳回来。
当然了,一切都需要黄太吉中计。如果黄太吉看穿一切,不理他这个大明太子,直接率领大军南下,袭取河间府,继而攻掠山东南直隶,获取实际的利益,他也是无可奈何。那一来,就只能期盼各处城池死守,同时,希望渡海攻击的吴三桂等人能达成战略目标,如此,一来一往,大明虽然是亏了,但却也不能算是败。
想到此,朱慈烺转身望向城外,此时已经是中午,通州西南的原野中,建虏兵马越来越多,各色旗帜遮天蔽日,马蹄踏动大地,卷起黄尘滚滚……而在通州上下,通惠河和北运河,如同是原野中的两条玉带,蜿蜒伸展,通惠河上,袁继咸的二十条小船已经远去,而在北运河之上,建虏大军还在通过浮桥,源源不断的过河。
一个声音在朱慈烺脑子里面响起:黄太吉,你会来吗?
……
京师。
乾清宫。
崇祯帝从未如此之怒,
“昌平!何谦!”
崇祯帝推了桌子,摔了奏折,咆哮道:“王德化!”
“奴婢在!”王德化应道。
“革除何谦所有职位,立刻缉拿回京!”
“遵旨!”
一般来说,捉拿问罪于总督和巡抚,崇祯帝是一定会,也一定得和内阁朝臣们商议,但今日崇祯帝却管不了了,他直接下旨。不过他脑子里还有一丝清明,只是捉拿,并没有直接赐死或者是问斩。
周延儒,陈演,蒋德璟和兵部冯元飚此时正站在殿中,而更多的朝臣则是等候在殿外,建虏从昌平绕行,偷袭运河的消息传来,犹如是晴天霹雳,震响了整个京师,令刚刚为运河之战的胜利而兴奋雀跃的朝臣,登时就五雷轰顶了。此时,所有人都是脸色严肃,咬着牙,他们对何谦的愤怒之火,一点都不比崇祯帝少,因此,对崇祯帝的决定,都是赞同,无人拦阻。
“还有昌平总兵和应荐,宣府总兵周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