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严家抄斩(2 / 10)

她不同意,也不愿意住在宫里,不说她了。刚才得到消息,郑赐说过两日泰安府的皇宫就修的差不多了。而且内城也开始招标,发出去七百多个工程项目了,朝廷可以着手准备迁都的事情了!”

“到时候,去了北方,不死,是没什么机会来应天了!”方世玉面色凝滞,泰安府修好了,朝廷搬往北方,平衡南北,协调天下。

迁都,真的只是为了天子守国门?朱棣迁都,真的就只是为了打仗?因为燕京是他的老巢?

皆不尽然

北京城的地理位置优越,大明朝廷在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弃用运河,改为海运,至于为什么朱棣又废海运,改用运这就不得而知了。

江南繁华,已经是整个帝国的经济赋税重地,是整个帝国最富庶的地带。

而北方,天寒地冻,被异族统治,多的四百余年,少的百余年,当地的文化,经济,民生,早已被摧残的不成样经济中心在南,政治中心还在南方。

那就甭说了。

迟早有一天,大明会全面放弃整个北方的土地,划江而治,成为偏安一隅的王朝。

迁都北京,确实有各种各样的说辞,可以不迁,但方世玉和朱元璋的认法是相同的,江南太繁华了。繁华到让人没有了斗志。

南方本就文风昌盛,南北榜更是在大明爆发成了焦点。达到史无前例的高潮,方世玉登基前,更是将南北榜分开录各选状元,榜眼,探花足额三十六人!

可若是朝廷一直在南方,靠着南方朝廷,去守护北方疆土,发展北方,这不是痴人说梦?

便是朱元璋都一心想要开发自己的家乡。

若不是因为凤阳这个地方,真的不适合做帝都,洪武朝的帝都,必定是在凤阳了!为了发展自己家乡,朱元璋可谓是绞尽脑汁。

奈何,当地的老乡也是真的不争气。。

朱元璋都一心顾着发展自己家乡,坐在皇帝角度尚且如此,更遑论其他官员了。

朝廷北迁,已是必然的!

“那殿下准备何时迁都?”马淑轻声询问着。

“估计今年是不成了,这都七月二十了,北方开始冷起来了,而且明年年初还要设祭紫金山,拜周世宗的庆陵,更替年号。”

“估计迁都北上,要等到来年二月份了!”方世玉平心静气的说着。礼部给的章程,朱标登基是登基了,但改年号,还要去设祭紫金山,祭拜周世宗的陵墓,繁琐的很。

......

爪哇。

整个国家,只有整个应天府的一半大小尚且不及应天府二百万平方公里,下辖六府二十余郡县。

“终于算是到了这里了!去采买和补充淡水的人,怎么还没回来?”蓝玉率领大明水师,八百余战船,一千余运输船,算上藩王私兵,有九万之众。

船只每隔半月,就必须靠岸补给淡水资源,不然的话,船上这些人,可就要渴死了!

当蓝玉的船只,在爪哇靠岸登陆时,本想着补给一下淡水,商量一下贸易事宜,准备继续启航。

但船只刚刚靠岸,站在巨大的旗舰上,蓝玉在船边等的急促。

望着不足百里地的城池,蓝玉道:“有人在打仗!”

朱棣上前一步,脚步顿了顿,看着蓝玉道:“有吗?”

说着,抽出千里眼,开始观摩,当他和蓝玉看见城墙上的杀戮时,突然间,二人目光一凝。

蓝玉道:“哈哈,好家伙,正好老子手痒,没地方玩。”

“你不会要参与吧?”朱棣愣了愣,他们只是要远航,可不是来打仗的。

“这一路上,除了吕宋见到了正经人,就没见过正经人,听说常茂已经领军出征,对交址用兵。”

“要收回交址,建立布政司,老子没能去交址,现在还不能打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