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竟是跟在方世玉身边时间久了,焕玲从来没想过要从方世玉的宫里找一个自己的位置。
如今她是东宫的主官,负责整个东宫的衣食起居。
虽然还是个仆人,但总比在这深宫大院中,盲目,无力,勾心斗角要好的许多。
“去院子里晒晒太阳吧。”张美人叹息一声,在焕玲的搀扶下,来到了院子中。
二人在院子中走动着,朱元璋的后宫,女眷极多,但真正有权力的,郭宁妃已经老迈,懒得去争抢什么了。
张美人虽有身孕,却并没有发生什么狗血的堕胎事件。
......
时光匆匆。
洪武二十六年,十月初八。
东宫。
方世玉坐在詹事府,看着礼部尚书李原名道:“你要辞官?”
“微臣已老,告老还乡,还望殿下恩准。”李原名直言道,他今年真的是上岁数了,六十多岁的他,虽然坐在礼部的空闲位置上。
但方世玉制定的目标,礼部主管教育问题,肯定是要他来承担许多的。
至于他是否真的想要辞官,还是只是想躲避一下,方世玉望了一眼。还是表现的谦逊道:“你要辞官,应当同陛下说才是,您这个跟我说,我也不好办。”
“我若是允了,岂不是成了我在六部安插自己的人手,培植自己的势力,若是我不允,便是我不懂得尊师重道,让你如此高龄,还为朝廷劳心劳力。”
方世玉摇了摇头,李原名乞骸文书,他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批的。
李原名微微一笑,或是真的想明白了,也或许是其他什么原因,直接说破了道:“殿下统御六部,各部官职任免,升迁,裁撤,乞骸,皆是殿下一语而定。陛下无心理政,殿下自可决断,还是莫要给陛下找事情做了。”
李原名说的很明白。
然而,方世玉听得也明白,大家心知肚明,但方世玉却又不能应承下来,只能继续摇头道:“你贵为朝廷二品大员,岂是我能允辞官。”
“这件事情,还是等日后我去见陛下,让陛下来决定吧!”
方世玉抓住不放,拿出朱元璋来压着。
那知李原名开口道:“殿下,老臣乞骸,并非是为一己之私,自从听了殿下所言,老臣茅塞顿开。”
“治国,需要人才,需要更多的人才,更需要年轻人来拼搏,陛下都能让权于懿文太子,能让权于殿下!”
“吾等老臣,半截脖子埋在土里,却还窃据高位,阻挡年轻人为朝廷国家建设奉献,实乃是我等为臣者的耻辱!”
“迟暮朝朝,朝廷需要活力,不应该由年龄过高的人把持大权,这人老了,也就少了敢拼敢闯的冲劲和朝气。”
“长此以往,朝廷定然死气沉沉,日薄西山。老臣临行前,有一公文启上,还望殿下细细斟酌!”
李原名从袖子内拿出了一份公文,缓缓递到了方世玉的面前。
看着蜡封,方世玉心中狐疑道:“所言为何?”
“为天下黎庶,为大明七千万子民,老来迟暮,今才省的,天下,终究是年轻人的天下,微臣不才,请殿下立法。”
李原名言语激切。
然而方世玉却是越听越模糊了,心神凝滞的拿出了信件,翻开一看,目光凝滞,犹豫不决道:“你这......”
“殿下,此法当可保朝廷朝气蓬勃,不被老臣,窃居高位,欺上瞒下,使得朝廷迟暮!”
李原名直言道。
方世玉微微一愣,点了点头道:“你献上此法,想必真的是去意已决,我也不好强留,只是我还是想问,此去,可有落地?”
方世玉自然是不希望李原名离开朝廷的,窃居高位就窃据高位吧,终究李原名还是有能耐的,而且作为皇子皇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