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欧阳伦作死(2 / 9)

市舶司同海外诸国贸易!”

“大明的物件,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拿出去能卖上天价,钱不是最重要的,赚了钱,让钱去给国家培养人才,国之栋梁,中流砥柱。”

“再则说了,我只是提意见,要在各镇卫,兴建官办社学,私塾,免费教育,这件事情只能作为一个计划,又不是我上嘴唇碰下嘴唇,这社学私塾,老师就全部准备好等着开工了!”

“教书育人的事情,是礼部在管,礼部拿出个章程来,我要看见有成效,有意见,有指导性的方案。”

“教育的普及,花的是国家的钱,国家的钱也是从百姓手里拿来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无可厚非。”

“关于教育投入,每年占户部支出的多少?”方世玉沉声道。

赵勉低着头,犹豫片刻,他这才想起来,老朱家的人,怎么会把文官的利益放在心上。方世玉基本也算是半个老朱家的人了,都成了老朱家的女婿了,如今更是大权独揽。

从朱元璋,到方世玉,他们关注的只是军队的利益和国家百姓的利益,只有朱标会关心一下文官的利益。

但却也不代表朱标会在军队,国家,百姓的利益同文官利益冲突时,偏袒文官利益。

军队和百姓,才是朱皇帝的根基,军队是基本盘,只要军队不出问题,这文官?想当官的人多了去了。

削尖脑袋想给朱皇帝卖命的文人,数不胜数。

学得文武艺,卖货帝王家。

“教育占据支出的百分之一吧。”赵勉尴尬的说着。

“那我算的就差不太多,这张表上划分了洪武二十五年朝廷的收入支出。”

“其中,军队支出一项,占据全年税收总额的百分之三十七,是朝廷投入最大的地方。每年要一千五百万两的投入。”

“官员俸禄,宗室俸禄,勋贵俸禄,占据全年税收的百分之三。”

“剩下的百分之六十税收,有百分之三十节流在地方用于地方财政支持,也省去了运输的麻烦。”

“官办造船厂,每年投入税收的百分之八,火器采购的投入是百分之十三,其实单单军队一项,就占据了全年税收的百分之五十。”

“不足百分之一放在了教育上,剩下的百分之十一税收,户部节流储存入库,用于应对天灾人祸。”

“这本无可厚非,但我认为,存粮就够了,存钱没有什么朝廷每年多拿出百分之五,用于教育建设,育人子弟的必要!”

“只有大明人人都是秀才,地方村庄的乡绅世家才会不那么容易出现!因为人人都可以竞选村正!”

“教育的普及,至关重要,马虎不得,我已经和陛下请过旨意了,今年应该加大对于教育的投入!”

方世玉话音落地。

赵勉开口道:“殿下,将教育投入提高百分之五,朝廷国库的每年结算便无法达到五十万两银子。”

“三年之后,泰安府需要按期结算工程款,朝廷如何能拿得出四百万两银子!”

赵勉一脸纠结的看着方世玉道

詹徽微微点头,一旁的李原名唉声叹气。

“先修的是皇宫,皇宫的一应修建花费,由内帑掏钱,内城,外城的修建,才是国库掏钱的地方。”

“所以,新都皇宫不属于国家,属于皇室私人,这样讲赵大人能理解吗?”

方世玉也是破罐破摔,泰安府的皇宫已经开始动工了,而朝廷没钱,真的没办法,朱元璋只好从内努掏钱了

好在内帑存钱丰厚,就是修整个泰安府,十三年的陆续投入也稳住了。更甭说修一个皇宫了。

方世玉话音刚落,一旁的詹徽开口道:“殿下,若是这样做的话,倒也不是不可,只是时间久了,早晚是要轮到朝廷付钱的啊。”

微微点头,方世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