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科拿到最高的国家奖学金只有0块,那是我足足奋斗了两年的结果。现在,我只做了一个月的实验,就收获24万,杨晨,谢谢你。”
“杨晨,我也是。”杨秀说道,“刚开始,你让我学习材料学知识,我硬巴巴地学不进去,没有你的督促,没有你的鼓励,我不可能取得今日的进步,谢谢!”
“你们两人不要说客套话了,也许以后我们还会在一起工作。”杨晨笑道。
“真的吗?太好了。”两人皆欢欣雀跃。
杨晨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合作,不知道以后的项目会是什么,指不定吴叶青教授会把他分配到别的项目组去。
“晚上,我请大家吃饭。”
“好耶。”两人欣然同意。
晚上,他们去了碧云阁。
第2天早上10:00,学校的官方网站宣布了一条消息。
鉴于江沪大学在无线充电散热问题上取得的良好成绩,现奖励杨晨1207万,胡院士975万,杨秀247万,韩笑247万,以此公示。
学校的官方网站不能留言,所以每次碰到这种事情,大家的讨论阵地都会转移到学校的bbs。
当截图发到bbs上时,所有的人都围拢过来。
有没有搞错?奖励这么多,是12,000吧?
从小道消息打听,确实是1207万。
怎么有这么多?以前学校发的奖学金,顶多几千钱。
这谁知道呢?听说这个项目非常牛逼,以后卖出去的专利不仅仅这些钱。
……
铺天盖地的评论如雨后春笋一般骤然涌出,杨晨不太关注这些。很多时候,他都是最后一个得到这类消息的。
图书馆是他的一个阵地,此时,他正在研究快速充电技术的其它难题。虽说,快速充电在转化效率以及散热问题上有了很大突破,但杨晨其实自己心里清楚,这些还远远不够。
比如转化效率。手机需要充电垫片,距离较近,才能满足转化效率,实际使用其实并不方便。需要对快速充电技术进行更大程度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