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颈限制住了他们,见大家气势有点低落,胡院士挤出一丝笑容,鼓励道“好了,大家不用灰心,按照我们原定的计划,相信没问题的。”
即便如此,每个人还是脸色沉重,想要为胡院士分担,心照不宣第去忙活着手中的事情。胡院士离开了,杨晨只好带着疑问找到了一名学姐“学姐您好,我有一个问题想向你咨询一下。”
随意瞟了他一眼,杨秀说道“什么问题?”
“昨天我研究了一天,发现我们对感应线圈这块设计的形状有点不对。我不知道是不是跟形状这块有太大关系?”
“什么形状不形状的,这一块我们之前研究过,提高了10的转化效率,你问这干什么?事先跟你说一下,我们现在是在搞研究,你不要跟一个学生似的到处抛问题,我没有义务为你解答,明白吗?”
瞳孔一缩,杨晨意识到不对劲,连忙点头道“不好意思,打搅学姐了。”
杨晨转过身,找了一台实验电脑,开始研究起来。杨秀心中鄙夷,线圈的形状你以为我们没有改善研究过吗?能源转换效率因数这么多,为什么一定要扎在上面?
注意到微妙的局势,博士生俞凡悄悄来到杨晨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杨晨,别跟她一般见识,她更年期到了。”
杨晨报以一笑“没什么,我知道大家现在都压力大的很,我自己再琢磨琢磨。”
杨晨在白纸上写着算式,通过推论,得知要提高能源的转化效率,可以在线圈上入手。这个线圈是什么样的形状和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杨晨在印制板上绘制线圈,有矩形,椭圆形,正方形,六边形和圆形,通过计算得出,理论上圆形线圈具有较高的品质因数,理论上是这么回事,但要实现起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晚上八点,所有人都走的差不多了,杨晨还在草稿纸上画着。俞凡博士离开后,最后只剩下杨晨以及胡院士。
晚上九点半,看到杨晨一脸认真的状态,胡院士走过来,没有打搅沉浸在自己思绪中的杨晨,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俯身看着杨晨手里的动作。
只见草稿纸上画着各种图形和各种算式,心里纳闷,这些图形和算式先前见过,看样子不像是装出来的。当然,他之前见过很多学生,刚开始来项目组实习或者做科研的时候,有种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不过,他们中的很多一些都是做表面功夫,想在导师面前装装样子,装出一副很努力的样子,得到导师的赏识。
对于杨晨,胡院士虽然有些认可,但不是完放心。毕竟杨晨所做出来的快速充电思路对于无线充电来说其实很简单,只是当时看他有这个决心,心就软了。
见到他如此认真的样子,胡院士还是想多观察几天。晚上十点,胡院士走过来,对杨晨说道“不早了,你先回去休息,明天再来。”
杨晨点点头,离开了。
他没有去图书馆,而是回了宿舍。这个项目还有半年时间,养精蓄锐比较好,而且他刚来第一天有很多知识不是太理解,还是搞清楚了再说。
也许真如杨秀师姐所说,他之前想到的线圈的形状他们之前已经想过了,自己再提出来,并无新意。
当天晚上,他早早睡下了。第二天早上,匆匆吃了早餐,来到实验室门口的时候,刚好七点。
所幸,胡院士昨天交给他一把钥匙,不用干等在这里,打开门走了进去。打开灯,里面亮堂堂的,胡院士和几个手下都没有过来,看到这些设备,杨晨感觉很有思路。
ntel软件画个电路板,这方面的知识杨晨并不欠缺,做电池小板的时候,他就是用的这款软件。
只是不知道哪台电脑上有这个软件,打开几个电脑,都锁屏着,不知道密码,杨晨只好回到自己的电脑上,继续看资料。